硅PU篮球场起泡是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,其根本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或材料内部的水分/气体未能及时排出,导致固化后形成压力差并顶起面层。以下是综合多篇搜索结果后的详细分析与解决方案:
一、起泡的核心原因及机理
1. 基础含水率过高
表现:泡多集中在低洼积水区,施工当天无异常,次日暴晒后起泡。
成因:
新水泥基础未完成养护期(需≥21天),内部水分未充分挥发;
旧基础因雨水、绿化浇水等导致表层干但内层含水率>8%;
未做防水层或防水层失效(如未涂刷双组份聚氨酯底涂)。
2. 材料含水或施工污染
表现:整场均匀起泡或局部密集小泡。
成因:
硅PU材料生产时脱水不彻底,或运输中包装破损进水;
添加的稀释剂、胶粉等填充物含水率>5%;
材料搅拌不均,气体滞留形成针孔。
3. 施工环境不当
表现:起泡伴随大面积鼓包或脱层。
成因:
高温(>30℃)施工,材料反应过快导致气体无法排出;
梅雨季或晨露未干时施工,空气湿度>80%;
涂层过厚(单层>3mm)或刮涂速度过快。
二、起泡后的应急处理方案
轻度起泡(面积<10%)
切割打磨:用美工刀沿泡边缘切出规则形状(圆形或方形),深度至弹性层,清除松动物料。
干燥处理:喷灯烘干或自然晾晒至含水率≤5%。
分层修补:
涂刷水性环氧底漆(0.2kg/㎡)封闭基层;
分层填补硅PU弹性料(每层≤2mm),固化后打磨平整;
滚涂面漆+石英砂(30目,添加量5%)。
严重起泡(面积>30%)
全面铲除:水磨机打磨至基础层,检查基础强度(混凝土标号≥C25)。
基础修复:
填补裂缝(环氧砂浆抗压强度≥C30);
重做防水层(双组份聚氨酯底涂,涂布率0.3kg/㎡)。
重新施工:
弹性层分3次刮涂(总厚≥8mm);
面漆施工避开高温时段(建议早晚施工)。
三、预防起泡的关键措施
1. 基础处理标准化
新水泥基础养护≥28天,含水率检测合格(电子湿度计≤8%);
沥青基础养护≥15天,重点处理油污(丙酮擦拭3遍);
排水坡度严格≥0.5%,雨后30分钟无积水。
2. 材料与施工控制
材料检测:施工前做小样试验(24小时无起泡);
环境监测:施工温度10-30℃,湿度<80%,高温天加缓凝剂;
工艺优化:弹性层分薄层施工(≤3mm/层),刮涂方向垂直交叉。
3. 长期维护策略
每季度检查接缝和防水层;
每2年重涂面漆保护层(0.3mm厚);
禁止超重车辆碾压(载重≤2吨)。
四、典型案例参考
某国际学校篮球场:因雨季施工导致整场起泡,采用全面翻新方案,耗时15天,成本约120元/㎡。
社区球场局部修补:切割10个起泡点,使用快干型硅PU材料,2天完工,费用3000元。
总结
硅PU篮球场起泡本质是水汽与材料反应的失控结果,需从基础、材料、施工三环节系统防控。轻度起泡可局部修复,重度需整体翻新。建议优先选择通过GB 36246-2018认证的硅PU材料,并委托具备ISO施工资质的团队操作,可降低90%以上起泡风险。